不仅仅“养老”可以“公建民营”

发表时间:2017-12-04

  昨天,《德清新闻》二版刊发了以“‘公建民营’让养老服务更温暖”为题的调查新闻。这篇报道至少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我县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表明,我县60岁以上人口已超10万,接近全县总人口的1/4;二是我县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首家“公建民营”照料中心便应运而生。

  在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养老”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而养老机构能不能提供优质合理的服务,更成为百姓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从现实情况看,被寄予厚望的各类养老机构在具体运作中却正体会着冷热两重天:一直以来,公办机构“一床难求”但缺乏活力;民营机构则面临成本“吃不消”、运营“吃不饱”等现实尴尬。这当中,有百姓养老理念差异的原因,也有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中的错位。

  据报道援引县老龄办副主任潘建华的话说,到今年年底,全县150个行政村23个社区都将建立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真正实现20分钟的养老服务圈。虽然仅用了5年时间就能做到全覆盖,但不容回避的是,各照料中心运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使得各自作用发挥也大小不一,后续的发展成了未知数。

  笔者以为,这些困惑,其实也正是养老产业发展到现有阶段,所不得不啃的“硬骨头”。而实际上,“硬骨头”又岂止存在于养老产业?在事关民生民情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改革同样已经步入“深水区”。养老产业的“公建民营”,有希望也有责任给更多领域树立发展样本。

  值得欣慰的是,经济的发展正在带来管理思维的变化,公办和民营之间的藩篱正在一点点被打破。我们如今在多个领域推行的“去行政化”,就是在努力通过市场化管理手段,激发改革活力,推进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可以想见,“公建民营”模式在各个领域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并使我们的未来更有保障。其间的发展过程未必一帆风顺,但不可逆的时代潮流决定了,前途会是一片光明。

作者:羸牛

主办单位:德清县文明办

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360极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网站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