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虾王”:德清可以试试稻田小龙虾

发表时间:2018-07-31  来源:德清新闻网
 

  |记者朱宇飞通讯员鲍轶君

  说起德清的本地虾,一般人都能说出是青虾。可还有一种虾,本地人也非常喜欢,它就是小龙虾。鲜美的小龙虾是许多食客的最爱。近日,来自湖北潜江的高级工程师、人称“虾王”的陶忠虎来到德清,为广大养殖户和农业技术干部作了一场培训,他说德清完全可以养养小龙虾,收益差不了。

  陶忠虎是什么人?他在业界可是鼎鼎大名的小龙虾专家。“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就是湖北潜江。陶忠虎作为潜江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第一人,在全国推广虾稻共作已达700万亩,而湖北省就有300万亩。这一次,他是作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受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德清县的邀请,来为德清渔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来了。

  陶忠虎向德清养殖户推荐的一项“独门秘技”,就是“虾稻共作”。这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具体地说,就是每年的8月~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或9月~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人工虾苗或3~4月投放生态虾苗,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9月收获亲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这样一年下来,亩产小龙虾能达到400斤,如果再加上可以套养其它鱼类、鳅类、鳖类、蟹类,亩产净利润5000~10000元。

  这样操作,与德清原有的“稻虾共生”是不是一回事?专家认为,有生态循环模式的共同点,但由于虾种不同,很多设施设备、防治措施就有所变化。德清的稻虾共生还只处于试验阶段,而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则已经形成700万亩的全国性影响,是成熟的新型种养模式。

  德清青虾娇滴滴,一个冷暖交替,它可能就要“感冒”,蜕壳时也很怕受凉。小龙虾可并没有那么娇贵,基本上能对付各种恶劣、复杂的环境,但也还是要给它一个舒适的田野,因此陶忠虎建议,亲虾投放前,环形沟和田间沟应移植40%~60%面积的沉水植物让小龙虾有个娱乐场所,以伊乐藻、菹草为好。然后,3月中旬,要选择晴天用生石灰杀青苔;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这场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德清县农业局共同主办的“德清虾类生态养殖技术培训班”让全县100余名从事虾类养殖的养殖大户获益非浅。陶忠虎讲授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从单一的小龙虾养殖到推广虾稻共作,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培训会上当场确定了德清县吴越水产、德清鑫苗家庭农场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湖州综合试验站养殖示范点,并由浙江淡水研究所所长顾志敏亲自予以授牌,使我县的青虾、小龙虾养殖即将开启不与粮农争地,却与水稻共辉的新旅程。

主办单位:德清县文明办

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或360极速浏览器以获得最佳网站体验